首先,7月4日大陸與韓國進行「中韓經貿合作論壇」,簽定4��體諒備忘錄,為擴大雙邊投資範圍奠定根蒂根基。7月7日中,大陸「國度稅務總局」又發佈「關於撐持中國上海自由商業實驗區立異稅收服務的通知」10項立異辦法,簡稱「辦稅一網通」,目的是接軌國際通行法則,改變政府本能機能。至於外資投資項目,7月1日公布的2014版負面清單較2013版瘦身很多,最大的突破是服務業的開放大幅提升,也開放了之前不許可外資插手的部門高端製造業和傳統製造業產業鏈的諸多高端環節。在政策設計上,「上海自貿區」的設立建設是大陸插手世界自貿區,特別是TPP前的一個主要示範區域。2013年12月2日,大陸發佈「關於金融撐持中國(上海)自由商業試驗區扶植的意見」,本年5月27日又發佈「人民銀行關於金融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建設的定見」,強調上海自貿區的金融鼎新與對外開放方法先其他地域,要大膽嘗試,勇於摸索。
  
 在擴大投資範疇開放方面,2013年9月30日初次發布外商投資准入迥殊治理辦法(負面清單),本年7月1日又公布了瘦身版的負面清單,將特殊經管措施由本來的190條調劑為139條。
  
 大陸抓緊同外國自貿區的會談合作,對內也是如火如荼。
  
 「上海自由商業實驗區」被視為大陸開放改革的新標竿,將會為大陸未來政治、經濟、金融產生深遠影響。此舉咸認與將來改革以及「中」美兩邊正在商量的投資協定親近相幹,預示雙邊投資協定談判的前景樂觀。其次,7月9日大陸與美國進行「第六輪中美計謀經濟對話」,兩邊承諾進一步加強宏觀經濟政策溝通與合作,同意爭取2014年就雙邊投資協議文本的焦點問題和首要條目告竣一致,並承諾2015年早期啟動負面清單交涉。自貿區的金融改革首要表現在人民幣跨境利用、人民幣本錢項目可兌換、利率市場化和外匯經管等領域。「條例」於2014年4月22日提交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審議,6月17日提交二審,後續將在7月加開一次常委會進行表決,經由過程後擬於8月1日起實行。但金融業最為敏感,風險系數高。

 其次,在增進投資方面,將來將繼續鞭策境外投資服務體系扶植,進行機構改造,明白當局與市場的鴻溝。但上海率先履行利率市場化的作法,曾遭到部份學者專家的否決,認為自貿區可以攤開某些情勢的資本活動節制,但不克不及優先鋪開存款利率上限,不該成為利率市場化的特區。「上海自貿區」的改造和創新將提拔上海的全球化程度和開放水平,進而鞭策大陸經濟轉型進級。

 大陸目前面對經濟增速下落問題,急迫需要藉由新一輪的開放改造培養新的增進動力。負面清單的縮短意味著進一步擴大開放,包羅答應外商獨資投資與高鐵、鐵路客運專線、城際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配套的乘客辦事舉措措施,和設備的研發、設計與製造;答應外商獨資汽車電子網路技術、奢華郵輪、遊艇設計;船舶艙室機械設計;航空發動機零部件設計、製造和維修等。
  
 「上海自貿區」的政策內容有四:一是加速當局職能改變,二是擴大投資領域開放,三是推動貿易成長轉型進級,四是深化金融範疇開放立異。在自貿區成立後設立的台資企業以金融、文化及專業辦事業的投資較多。2014年1至6月完成經營總收入7,400億元人民幣,比成立前同期增進11.2%。以投資行業來看,以新設外資企業以商貿辦事和專業辦事為主,占比分別到達56%和13.38%。7月1日,上海市發布「上海自由商業實驗區」外商投資准入分外治理措施(負面清單)。習近平表示,希望兩邊在辦事業、新材料、新能源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範疇展開合作,擴大配合研發,並提議扶植「中」韓產業園區,和兩國儘早完成自貿協定,在上海建設自貿區基礎上進一步建設「中」韓自由商業園區及口岸。綜觀「上海自貿區」10個月來的實踐,豈論政策闡述、政策制訂、項目開放的速度和幅度都顯著大於外界的預料,可以看出大陸對於深化改造開放的決心。相幹內容與曆程有待窺察。今朝自貿區鋪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限制,預期將來在利率市場化方面,長短時間存款利率浮動空間會進一步擴大,直至完全鋪開。目前大陸指出自貿區利率市場化必須根據相關基礎條件的成熟水平來推動,表白自貿區利率市場化改造將會是「小步推動、整體謹慎」。自貿區目前也急須精通金融業、證券、保險服務業的人才。
  
 另外,今朝大陸正在制定「上海自由商業實驗區條例」,條例草案內容涵蓋投資開放、貿易便當、金融立異、稅出入持、綜合監管和法治環境等方面的整體軌制框架,可謂為自貿區的「根基法」。上海可望由此成為大陸第一個國際自由港,上海將更具有國際吸引力,實現新的「上海夢」。

(一)前言 

 近期大陸接連對外鞭策多項與自貿區有關的重要經貿舉止。
  
 在加速政府職能改變方面,今年4月、6月共推出19項航運監管辦事軌制鼎新,傍邊上海查驗檢疫局推出了23項創新軌制;上海自貿區企業可在全大陸報關,取消自貿區內報關企業的行政許可,改為備案制。

(二)「上海自貿區」的開放與立異
  
  「上海自貿區」於2013年9月29日掛牌成立,局限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四個區域,總面積28.78平方公里。就設立投資進度看,自2013年9月底掛牌至本年6月底,累計新設企業10,445家,個中新設外資企業1,245家,香港492家、美國113家、台灣110家分占前三位。大陸進展經由過程自貿區的軌制立異,形成可複製可推行的經驗和做法,為大陸帶來示範效應,推動新的經濟增進空間。這些領域大陸製造業的立異能力逐漸加強,具有較強市場競爭能力,開放外資有益營建更高水準市場競爭情況。另外,7月1日,大陸與瑞士、冰島的自貿協議生效實行。

(來曆/中國國民黨中心政策委員會大陸形式雙週報第1670期)
  【中心網路報】

因為一旦自貿區放開存款利率上限,會吸引大量資金流向自貿區,可能導致資金空轉,出現套利問題,晦氣全部金融體系的健全成長。因此主張金融開放的按次應該是先開放本錢市場,然後開放本錢帳戶自由兌換;先實現匯率市場化,再完成利率市場化。但亦有闡明認為,此種開放旨在因應未來「中」美雙邊投資協定會談,開放內容多是手藝調劑,明顯也是基於「底線思惟」,斟酌到風險防範問題。今朝自貿區的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已打消,利率市場化改革程序明顯快於其他地域。
  
 貿易發展體例轉型升級與金融範疇開放立異關係親近。在實務上,更為開放與創新的扶植管理有益於吸引中轉旅客,打造客運和貨運的航空關鍵,給上海帶來更多的流量。2014版負面清單與去年的190條相比削減了51條,縮短幅度為26.8%。至於商貿辦事立異部份,自貿區執行「先照後證」挂號制,自貿區內取得營業執照的企業便可從事一般生產經營運動。

(三)前景中包含挑戰

 金融業的立異是「上海自貿區」改造的要害內容,下一步重點將加大自由商業帳戶系統的扶植,積極推動證券、保險等營業,繼續鞭策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生意業務所設立原油期貨生意業務平臺和黃金國際板的各項準備工作,和鞭策保險機構在自貿區內展開擴大保險資金投資試點等。其次是新加坡、日本、加拿大、韓國、澳洲、維京群島及德國。

(四)結語

 上海是大陸的金融中心和對外經貿關係最慎密的區域之一。在密鑼緊鼓的改革下,「上海自貿區」的扶植與企業介入數量獲得了顯著進展。
以下內文出自: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40722/12941809.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淑芬子列鈾角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