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iffany Ku

文字、圖片提供/本晴設計─MINA(Made In Architecture)
業主事業有成,正要進入人生一個可自我掌控的階段,因而待在家中的韶光增多,但願能有懸殊於原屋的制式隔間,一個能見新樣的住居。

 

Profile
>設計案名稱:台北張宅
設計案位置:台北
業主:
首要用處: 私家住宅
建築師/設計者: 連浩延
設計團隊: 本晴設計
承包商/營建廠:
基地面積:
建築面積:
總樓地板面積:71㎡
造價:
設計日期: 2012年4月至2012年12月
工程日期:
首要建築材料:鋼筋混凝土(R.C)現場澆灌,不鏽鋼絲網,玻璃
攝影者/攝影擁有者: 李國民

>本晴設計─MINA,全名Made In Architecture,92年成立於台北,專注於締造空間。
主持人連浩延建築師習業於英國AA建築同盟,授課於實踐大學建築系,92年成立本晴設計(MINA),曾於京都「台灣前衛建築家」及台北「當代華人建築」參展,出版「目寓」及「以口還口」套書,07年入選華人百大設計師。
 
面臨窗外山脈延綿的真實地景,清水模的細部設計表達的並不是寫實,而是感應那真實的臨場感,藉此呼喚了對山勢體悟的心情。


 整體設計打散了三房兩廳的舊款式,在沙龍空間的概念下客堂與廚房融合一起,以一張現場灌製的寬大水泥流理台取代了沙發,常日除供主人生鮮烹饪及麵包烘烤以外,沐日時,更可大量準備知足朋友相聚的早午餐點。


新的室內牆體採分層澆灌的工序,於特定高度之間預置了細沙骨料,拆模時以水沖洗,留下一道深5至10公分的帶狀凹陷剖面,形似重重相疊的山巒,擺佈拉開,上下紛歧,可養植綠色蕨類,稍填補了14樓窗外因強風而無法植栽的缺憾,亦形塑了一條小的garden gallery。



動線上放置了一圈有趣的「迴路」,將日常主要功能集中於中間,對應懸吊的不鏽鋼網天花,以此界定出視覺的範疇;並與原外牆脫開,騰出寬窄紛歧的走道,依序串連餐桌、浴廁及主臥,最後銜接客房,回到沙龍。

06年起,更透過各地建築製品,擴大建築的面向,是一間活躍糊口的公司。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41006/1342721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淑芬子列鈾角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