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煦的冬陽灑在二二八和平紀念日的台北街頭,總統在台北市主辦的紀念活動中再度誠摯的說他會保障人權、勵行法治,而且調查事件真相的舉動不會有禁忌也沒有禁區。馬總統對二二八事件的態度至少在過去二十幾年裡可謂是一以貫之,他真誠的道歉,也實際著手執行賠償的工作,這期間他多次遭到受難家屬的抨擊,甚或是污辱,但他始終是以誠摯的態度去面對。因此即便時至今日,仍有部分家屬對馬總統所代表的中華民國政府和政黨含有仇恨,可是多數的受難家屬以及國人是以放下的態度去面對。因此二二八這個在台灣當代歷史裡充滿了冤屈和仇恨的事件,漸漸地已轉化成為人民記憶和教訓的一部分。

 不過因為今年底有七合一的選舉,因此許多有興趣參選者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具有動員選民情緒的機會,紛紛藉此表達自己的看法。當媒體圍住有可能代表「在野聯盟」參選台北市長的柯文哲醫師時,他用他一貫的柯氏語法表示二二八這種歷史悲劇當然會使受難者家屬在感情上非常難過和憤恨,可是從理性上來說這種事情需要mercy(慈悲、寬恕)。可是當媒體圍住民進黨的市長提名競爭者呂秀蓮時,這位曾經擔任過國家副元首的政治領導人卻對柯醫師大肆抨擊,說他是學醫的不懂得歷史的重要性。其實呂秀蓮為什麼這麼說,為何要藉此機會攻擊柯文哲,明白人是一聞即知的,說穿了不就是爭取深綠選票嘛,這種手法在民進黨裡已經用濫了,一點都不稀奇。可問題是一再在歷史傷口上灑鹽對國家社會的進步有幫助嗎?

 看看國外,最近烏克蘭面臨國家分裂的危機,因為原任總統落跑了,具有領土爭議的克里米亞立刻面臨國家認同危機,獨派聲浪高張,可是烏克蘭政府卻誓言不會放手,現在已經鬧到疑似俄羅斯軍人的武裝人士佔領首府機場,俄軍在附近演習的局面。聯合國安理會能不能有效化解危機?歐盟和美國是否也要強力介入?這一切都還在未定之天。

 烏克蘭這個蘇聯前加盟共和國是個工業化基礎相當厚實的國家,天然資源也還算富饒,如果在脫離蘇聯之後團結一致的發展國家,以她的條件絕對有機會成為一個區域強國。可無奈的是國家認同的衝突導致分裂,兩派互相攻訐使得政權不穩,現在終於鬧到即將面對內戰和分裂的局面。

 台灣當然不是烏克蘭,也不會成為烏克蘭。但我們要求求那些政客們饒了台灣人民,千萬不要再繼續傷口灑鹽了!
 【中央網路報】

引用自: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40302/11880878.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淑芬子列鈾角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