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曉得是誰發明,把箇《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簡稱成「服貿」。搞不清內情的老百姓,或許還會以為是感冒藥的置入性行銷。不過也對,現在「服貿協議」已確實被各路人拿來當作政治熱病症候群的特效藥,一「服」見效,立馬發作。臺灣很久沒有能夠如此激動立委、血流五步的催化劑,也難怪袞袞諸公直把感冒藥當哈草,大伙子隨之起舞了。

 服貿好用的地方,第一是出熱。今年選舉爆到號稱「甲午戰爭」,在野黨惟恐選情不熱、話題太冷,仗打起來沒施力點。正好服貿立法,一拖經年,戰線拉長,冷飯再炒。於是綠營立委嗑了服貿,個個體溫升高、腦充血,使出「白目的力量」,在國會裡死打爛纏,無所不至。果然證明藥效不凡,打架新聞重回各家版頭。只怕就此,「毒蟲」們頭腦發熱,非到選後無法降溫了。

 服貿好用的地方,第二是去鬱。綠委們逢「陸」必反,卻眼見大陸經濟不斷成長,臺灣市面則萎靡不振,鬱悶之情,可以想像。所以服貿爭議,就變成去傷解鬱的靈丹妙藥,既有助麻醉當阿Q,以為臺灣經濟不必靠大陸;又能止痛騙選票,說是他們在照顧島內服務業。實則逢「陸」必反,無異鋸箭法,臺灣經濟虛弱至此,鋸掉露在外面的箭屁股,就算「百憂解」了嗎?

 其實,服貿不會就是臺灣經濟的大力丸,也不可能是中小企業的斷腸散。最好的方法,仍是讓整份協議進入實質審查,而別在程序問題上打空轉、兜圈圈。經由審查,令一切條文攤在陽光底下,以便就專業角度,檢討各項規範的利弊得失,這才是憲法設置國會的目的所在。成藥不可亂吃,請看清楚用藥指示和藥劑成分,服貿也是一樣!





 【中央網路報】

來自: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40314/11977953.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淑芬子列鈾角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