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方接管改良條件,東京國立博物館日前舉行開幕會,館長錢谷真美公然報歉後,肯定展覽照常舉行,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一行人也如期赴日。

 實在使人不能不信服董建宏的想像力,不過靠此一事件轉移核心的條件,是日本合作媒體必需事前已經與馬當局殺青某種默契,故在宣揚時代決心刪除國立字眼,讓馬政府可以藉題發揮以告竣轉移核心的效果,可能嗎?若台灣故宮文物赴日展出,會加深「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邏輯正確,馬當局不放行故宮文物赴日展出,不是更能奉迎中國大陸的作法,又何須在過後演戲呢?

 前台灣駐日代表許世楷認為,故宮風浪延燒,與當局派任不諳日語、不懂日本文化的代表駐日有關,致使代表處常在事情發生數天後才回應;也表示外交休兵政策也有影響,當當局以為中國大陸不會挖牆腳、扯後腿的同時,矮化情事卻仍在日本産生。
 【中心網路報】



 例如台灣社社長長張炎憲日前就默示,馬英九總統對日本不假辭色,面臨中國就軟弱無力,明顯兩套標準;台灣中社秘書長董建宏更質疑,這是馬政府「子虛的新聞操作」,真正緣由是不想冒犯中國大陸,希望台灣人民看清楚。字裡行間佈滿對此事務不應窮究的味道,難道台灣不應在維護國格與台日關係上有分身其美的作法嗎?多點時間斟酌就是爆衝與爆退嗎?

 故宮文物赴日借展爭議閉幕後,文化部長龍應台暗示,為了國度,現在台灣很需要有一致對外的精力,讓展覽成功最重要。

 此一事務可以或許在維護我國權益,亦不損及台日關係的情況下得以美滿閉幕,當然是因為日方東京國立博物館亟於讓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如期展出有關,我方能夠憑據展出契約據理力爭,亦是重要關頭。不但不讉責日本合作媒體服從於中國大陸的片面作為,反而將責任完全歸咎我方,讓人分不清是前台灣駐日代表,還是前日本駐台代表

 更有國內特定媒體稱,日本合作媒體宣揚海報少了「國立」,台北16日早就知道了,拖了幾天都「沒事」,卻在20日且自「有事」;20日暴衝式的下達21日晚間11時要給交接的最後通牒,不然不吝撤展;到了21日竟然又暴退稱:繼續協商,展出也改成延期而非勾銷,並認為這是很爛的決策反覆。

 國立台北故宮博物院文物赴日,但日本合作媒體在宣傳期間,在海報上決心刪去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國立」兩字,因有損我國國格,台灣表達強烈抗議,要求日本正名。他們的意思是台灣對於日本媒體的文宣品銳意略去「國立」兩字,可以完全不究查嗎?面臨日本就能夠不顧主權嗎?到底是誰有兩套標準?

 董建宏更指出,故宮文物赴日生波背後有政治目的,第一是轉移焦點,分離人民對峙法院一時會將接頭自經區、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注重力,其次是奉迎中國大陸,因為台灣故宮文物赴日展出,彰顯故宮文物是台灣歷史文化的一部份,出借給任何國度「只需台灣人民決定,不需中國干涉」,有助於國際加深「台灣是主權自力國度」的印象,這是中國大陸所不樂見的事情。大哉斯言!一致對外的精力是台灣內部今朝最欠缺的,也是在將來面對雷同事件最需要建立的。但是國內所謂的本土社團相幹人士及特定媒體,卻不斷認為不該向日本據理力爭,儼然一幅在主權問題上可以等閑妥協的態勢。

瘋世足!搶看《2014世界盃足球賽》系列報道


本文來自: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40624/12739994.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